服务热线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GB 36246-2018实施后塑胶跑道验收必检7大项目
塑胶跑道作为学校、体育场等场所的重要设施,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运动者的身体健康。2018年11月1日,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正式实施,对塑胶跑道的验收检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塑胶跑道验收必须检测的7大项目,从物理性能到有害物质xian量,全fang位保障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
物理机械性能检测
物理机械性能是塑胶跑道最基本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GB 36246-2018对塑胶跑道的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抗滑值等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冲击吸收是衡量塑胶跑道减震性能的重要指标,标准要求冲击吸收值应在35%-50%之间。这一指标能够有效减少运动者在跑步、跳跃过程中对关节的冲击力,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垂直变形反映了跑道的弹性性能,标准规定垂直变形值应≥0.6mm且≤2.5mm,适当的垂直变形可以为运动者提供良好的弹性支撑,提高运动表现。抗滑值则关系到运动者的安全,标准要求在20℃时,塑胶跑道的抗滑值(BPN)应≥47.
在实际应用中,物理机械性能不达标的塑胶跑道可能会给运动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2022年6月,加拿大本拿比市斯旺加德体育场的塑胶跑道在举办哈里·杰罗姆国际田径经典赛当天,被发现出现大面积鼓包和脱层现象。经检测,该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严重不达标,最终不得不进行全面拆除和更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有害物质xian量检测
有害物质xian量检测是保障塑胶跑道使用安全的关键环节,GB 36246-2018对塑胶跑道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有机挥发物等有害物质做出了严格的xian量规定。
重金属方面,标准要求铅(Pb)含量≤90mg/kg,镉(Cd)含量≤10mg/kg,铬(Cr)含量≤150mg/kg,汞(Hg)含量≤2mg/kg。这些重金属一旦超标,会通过皮肤接触、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更大。
有机挥发物方面,标准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释放量做出了明确限制,要求在28d后TVOC释放量≤5.0mg/m³。此外,对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的xian量也做出了严格规定。这些有机挥发物会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污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头晕、e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2015-2016年,我国江苏、浙江、北京等地连续曝出多起校园“毒pao道"事件,学生出现头晕、呕吐、流鼻血等不适症状。经检测,这些问题跑道大多存在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尤其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促使了GB 36246-2018的出台和实施。
VOCs释放量检测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检测是塑胶跑道验收的重要项目之一,直接关系到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GB 36246-2018明确规定,塑胶跑道的TVOC释放量应≤5.0mg/m³。
VOCs是一类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这些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长期暴露在高浓度VOCs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为了准确检测塑胶跑道的VOCs释放量,通常采用环境测试舱法。将塑胶跑道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环境测试舱中,控制舱内的温度、湿度、空气交换率等条件,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然后采集舱内空气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先进仪器对样品中的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VOCs释放量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某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在铺设完成后,学生和教师反映跑道有明显刺鼻气味。经检测,该跑道的TVOC释放量达到了12.0mg/m³,远超国家标准限值。学校不得不暂停使用该跑道,并进行整改处理。
甲醛释放量检测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GB 36246-2018对塑胶跑道的甲醛释放量做出了严格规定,要求甲醛释放量≤0.1mg/m³。
甲醛主要来源于塑胶跑道中的胶粘剂、涂料等材料。长期接触甲醛可能会导致眼睛刺痛、流泪、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鼻咽癌、白血病等疾病。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敏感人群对甲醛更为敏感,受到的危害也更大。
甲醛释放量的检测通常采用环境测试舱法或气候箱法。将塑胶跑道样品放入测试舱中,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平衡后,采集舱内空气样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甲醛浓度进行测定。
湖北某中学在塑胶跑道铺设完成后,对跑道进行了甲醛释放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甲醛释放量为0.15mg/m³,超出了国家标准限值。学校立即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更换了不合格的材料,并重新进行了铺设和检测,直到甲醛释放量达标后才投入使用。
多环芳烃检测
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塑胶跑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沥青、橡胶等原材料。GB 36246-2018对塑胶跑道中18种多环芳烃的总量做出了严格限制,要求总含量≤50mg/kg,其中苯并[a]芘含量≤1mg/kg。
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脂溶性,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苯并[a]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尤为严重。
多环芳烃的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首先对塑胶跑道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索氏提取或超声提取等方法将多环芳烃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经过净化、浓缩等步骤,最后用GC-MS对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某体育场馆在塑胶跑道验收过程中,发现多环芳烃总量超标,其中苯并[a]芘含量达到了2.5mg/kg。场馆方立即停止了该跑道的使用,并对施工方进行了追责,要求其重新更换符合标准的塑胶跑道材料。
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一类常用的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胶跑道等塑料制品中,以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和弹性。然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会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GB 36246-2018对塑胶跑道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总量做出了限制,要求总含量≤0.1%。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和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等问题。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样品前处理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等方法,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从塑胶跑道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仪器分析。
在某幼儿园塑胶跑道的验收检测中,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量超标,达到了0.3%。幼儿园立即采取了措施,关闭了该跑道,并组织专业人员对跑道进行了拆除和更换,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安全。
气味等级检测
气味等级检测是塑胶跑道验收的感官指标之一,虽然不像其他项目那样有具体的数值指标,但对人体健康和使用体验有着重要影响。GB 36246-2018规定,塑胶跑道的气味等级应≤3级(无明显气味)。
塑胶跑道的气味主要来源于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果跑道气味等级过高,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影响运动者的心情和运动表现。长期暴露在有刺激性气味的环境中,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气味等级的检测通常采用嗅辨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嗅辨员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塑胶跑道样品的气味进行嗅辨和评级。嗅辨员根据气味的强度和刺激性,将气味等级分为1-5级,其中1级为无气味,5级为强烈刺鼻气味。
某学校在塑胶跑道铺设完成后,组织了专业的嗅辨员对跑道气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跑道的气味等级为4级,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学校随即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采取通风、晾晒等措施降低气味等级,直到气味等级达标后才允许学生使用。
GB 36246-2018的实施,为塑胶跑道的验收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对物理机械性能、有害物质xian量、VOCs释放量、甲醛释放量、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和气味等级这7大项目的严格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为广大运动者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运动环境。在实际工程中,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塑胶跑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每一项指标都符合标准规定。同时,加强对塑胶跑道生产、施工过程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塑胶跑道的质量,让塑胶跑道真正成为运动者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