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面膜导致皮肤发红?重复性开放敷贴试验帮您验证
引言
面膜类产品因"皮肤发红"引发的消费者投诉占化妆品不良反应的37%,2025年《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要求,驻留类面膜需通过重复性开放敷贴试验(ROAT)验证温和性[来源:国家药监局2025年第3号公告]。中科检测依据GB/T 16886.10-2017标准,采用"21天连续敷贴+分级刺激评分"方案,结合Mexameter®红斑指数监测,精准评估面膜对皮肤的累积刺激性,助您解决"敷后泛红"的市场投诉难题。
一、法规要求与试验设计
强制标准:
受试者数量:≥25人(含5名敏感肌志愿者)
敷贴周期: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21天
评分标准:采用Draize 0-4级刺激评分法,终点红斑评分≤1.0
仪器要求:
必须使用德国Courage+Khazaka Mexameter® MX 18.分辨率0.1红斑指数单位
二、核心检测方法与数据指标
| 检测维度 | 技术参数 | 安全阈值 |
|---|---|---|
| 红斑指数(EI) | 基础值15-30.敷贴后增加值≤5 | 敏感肌人群EI增加值≤8 |
| 主观刺激评分 | 灼烧感/瘙痒感VAS评分(0-10分) | 平均评分≤2.5分 |
| 皮肤含水量变化 | Corneometer®监测保湿-刺激平衡 | 含水量下降率≤10% |
试验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筛选30名受试者] --> B[皮肤基线检测:EI值+含水量]
B --> C[每日敷贴20分钟×21天]
C --> D[每次敷贴后30min/24h双时点评分]
D --> E[计算累积刺激指数(CSI)]
三、中科检测技术创新
敏感肌模型
建立"乳酸刺痛阳性"敏感肌人群库(刺痛评分≥3分)
同步监测TEWL值(经皮水分流失)与EI值,双指标验证温和性
数据案例
某舒缓面膜vs普通补水面膜:
| 指标 | 舒缓面膜(试验组) | 普通面膜(对照组) |
|---|---|---|
| 21天EI值变化 | +2.3±1.1 | +6.8±2.4 |
| 敏感肌受试者红斑率 | 4% | 28% |
| 主观刺激评分 | 1.2±0.8 | 3.5±1.2 |
风险预警模型
通过AI算法分析10万+检测数据,建立"成分-刺激度"预测模型,提前识别潜在刺激组合(如酒精+香精)
四、行业痛点解决方案
配方优化:
提供"刺激性成分替代方案",如将传统防腐剂替换为己二醇+辛酰羟肟酸复合体系
宣称验证:
支持"无刺激""敏感肌适用"等宣称的科学背书,检测数据可用于电商平台资质审核
竞品对标:
提供面膜产品刺激度数据库,助力产品力对标分析
中科检测 — 您的面膜温和性验证专家,累计完成800+面膜ROAT试验,数据通过率达92%,检测周期仅28个工作日。
来源:GB/T 16886.10-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来源: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