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咨询热线:
18127993660
首页>产品中心>消毒产品检测>抗菌粉检测>消毒抑菌剂使用方法及作用,要用到加益粉吗

消毒抑菌剂使用方法及作用,要用到加益粉吗

消毒抑菌剂使用方法及作用,要用到加益粉吗---消毒抑菌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微生物,主要作用包括:杀灭病原体:对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pu萄球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病毒(如流感病毒)等具有灭活效果,降低感染风险。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10-13

消毒抑菌剂使用方法及作用,要用到加益粉吗

一、消毒抑菌剂的作用机制

消毒抑菌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微生物,主要作用包括:

杀灭病原体:对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pu萄球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病毒(如流感病毒)等具有灭活效果,降低感染风险。

抑制微生物繁殖:通过破坏细胞膜、蛋白质或核酸结构,阻止微生物代谢和增殖,适用于物体表面、皮肤黏膜等场景的长期防护。

预防交叉感染:在医疗、餐饮、家庭等环境中,通过定期消毒切断传播链,尤其针对耐药菌(如MRSA)和医院感染(HAIs)防控。

二、分类及适用场景

(一)按成分分类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次氯酸)

作用:广谱杀菌,对细菌、病毒、真菌有效,可破坏新guan病毒、乙肝病毒等包膜结构。

适用场景:地面、墙面、医疗器械(非金属)、织物等,需现配现用,作用时间10-30分钟。

注意事项:腐蚀性较强,对金属有氧化作用,需佩戴手套;与酸性物质(如洁厕灵)混合会产生有毒氯气。

醇类消毒剂(如75%乙醇、异丙醇)

作用:快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病毒,通过蛋白质变性发挥作用,对真菌效果较弱。

适用场景:手部、皮肤、物体表面(如手机、桌面)消毒,作用时间1-3分钟。

注意事项:易燃,避免明火;对黏膜有刺激性,不可用于伤口或眼、鼻、口黏膜。

季铵盐类(如苯扎lv铵、氯己定)

作用:低毒、长效抑菌,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突出,常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

适用场景:皮肤黏膜(如伤口、阴道冲洗)、医疗器械消毒,作用时间5-15分钟。

注意事项:易被有机物(如血液、分泌物)中和,需先清洁再消毒。

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作用:强氧化性,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孢子,适用于环境和医疗器械灭菌。

适用场景:密闭空间熏蒸(如病房终末消毒)、精密仪器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注意事项:对皮肤黏膜有强刺激性,需通风操作;金属器械需防锈处理。

(二)按使用方式分类

类型

代表产品

使用方法

应用场景

擦拭消毒

消毒湿巾、75%酒精棉片

直接擦拭物体表面,作用后自然晾干

桌面、门把手、电子设备

浸泡消毒

含氯消毒液、戊二醛

wan全浸没物品,作用后无菌水冲洗

医疗器械、餐具、织物

喷雾消毒

过氧化氢喷雾、次氯酸雾

均匀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后通风

空气、墙面、大型设备表面

熏蒸消毒

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密闭空间加热熏蒸,作用后通风2小时

实验室、病房终末消毒

三、正确使用方法

(一)通用步骤

清洁预处理:去除表面有机物(如污渍、血迹),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

浓度配制:

84消毒液(有效氯5%):按1:100稀释(500mg/L)用于常规消毒,1:20(2500mg/L)用于污染物消毒。

乙醇:直接使用75%浓度,不可稀释(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效果)。

作用时间:确保消毒剂与病原体充分接触,如含氯消毒剂需作用15-30分钟,醇类需作用1-3分钟。

后处理:

食品接触面(如餐具)消毒后需用清水冲洗,避免残留。

空气消毒后需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降低刺激性气味。

(二)特殊场景操作

手部消毒:

流动水洗手后,取醇类消毒剂(如免洗洗手液)揉搓双手至干燥,覆盖指缝、指甲缝等部位,作用1分钟。

医疗器械消毒:

耐高温器械:首xuan高压蒸汽灭菌(121℃,30分钟)。

不耐热器械: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或75%乙醇擦拭消毒(非灭菌要求)。

织物消毒:

白色织物: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常规洗涤。

彩色织物:过氧化氢消毒液(3%)浸泡,避免漂白。

四、安全注意事项

避免混合使用:不同类型消毒剂混合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如84消毒液+酒精→乙醛,84消毒液+洁厕灵→氯气)。

防护措施:佩戴橡胶手套、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黏膜;使用后及时洗手。

储存要求:避光、阴凉处存放,远离儿童和宠物;含氯消毒剂需密封保存,防止有效氯挥发。

禁忌人群:孕妇、婴幼儿、哮喘患者避免接触刺激性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含氯制剂)。

五、法规与标准依据

中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新型guan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物体表面消毒shou选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手消毒使用醇类或季铵盐类。

国际:WHO《手卫生指南》推荐酒精类手消毒剂(ABHRs)用于医疗环境;EPA(美国环保署)注册的消毒产品需通过杀菌 efficacy测试(如EN 1276、ASTM E1052)。

六、常见误区

浓度越高效果越好:75%乙醇杀菌效果优于95%乙醇(高浓度会快速凝固表面蛋白质,形成保护层);含氯消毒剂浓度过高易残留且腐蚀性增强。

消毒后无需冲洗:食品接触面、儿童玩具等消毒后需用清水擦拭,避免消毒剂残留导致中毒。

一喷即净:未达到作用时间(如酒精喷洒后立即擦干)会降低效果,需确保表面湿润并维持规定时间。

七、应急处理

误服:立即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就医时携带消毒剂包装。

皮肤灼伤:含氯消毒剂接触皮肤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涂抹维sheng素E软膏;严重者就医。

吸入中毒:立即转移至通风处,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拨da急救电话(120)。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毒剂使用指南》

WHO《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xing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消毒抑菌剂使用方法及作用,要用到加益粉吗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812799304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