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127993046
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有明确标准(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等),规定了不同类型消毒剂的有效成分限值。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旨在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标准,避免因含量超标或不足而违反法规,确保产品合法流通。
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
(1)过氧乙酸消毒剂
化学滴定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方法,用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过氧乙酸含量。
浓度试纸法:试纸上特定的化学物质与过氧乙酸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有效成分含量。若被测消毒剂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试纸所能测试的最高值,可将样品用消毒剂厂家规定的稀释用水稀释后再按上述方法测试,读出的消毒剂浓度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原消毒剂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2)二氧化氯消毒剂
分光光度法:利用二氧化氯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具体操作参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
浓度试纸法:原理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对于浓度超出试纸检测范围的样品,采用稀释后再检测并乘以稀释倍数的方式确定原浓度。
(3)含氯消毒剂
DPD比色法:利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与有效氯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测定有效氯含量。
浓度试纸法:操作及稀释规则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
(4)含溴消毒剂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适当条件下,利用含溴消毒剂的氧化性与标准还原剂反应,通过消耗标准溶液的量计算含溴量,具体分析步骤可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及类似消毒剂的检测方法。
浓度试纸法:操作及稀释规则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
(5)含碘消毒剂
分光光度法:利用碘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有效碘含量。
浓度试纸法:操作及稀释规则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
(6)酸性氧化电位水
pH值测定: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pH计,在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现场测定,温度校正至25℃。
有效氯浓度测定:可采用碘量法或DPD比色法,同含氯消毒剂相关检测方法。
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使用ORP测定仪,在出水口处现场测定。
(7)戊二醛消毒剂
酸碱滴定法:在特定条件下,戊二醛与酸碱发生反应,用标准酸碱溶液滴定,计算戊二醛含量,具体操作参考《消毒技术规范》。
浓度试纸法:操作及稀释规则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
(8)邻苯二甲醛消毒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对邻苯二甲醛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浓度试纸法:操作及稀释规则同过氧乙酸浓度试纸法。
(9)醇类消毒剂(以乙醇为例)
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通过对乙醇特征峰的检测和标准曲线法计算乙醇含量。
密度法:根据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密度的差异,通过测定样品密度,对照密度-浓度对照表确定乙醇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