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127993046
急性吸入毒性是指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呼吸道给予实验动物外源性化学物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急性吸入毒性测试是评估化学品在短时间内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对生物体产生的立即或短期内的潜在危害的一种重要方法。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毒理检测机构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对实验动物短时间(24小时内)持续吸入一种可吸入性受试样品后,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各试验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吸入不同浓度的受试样品,染毒浓度的选择可以通过预试验确定,染毒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1、给药方式包括鼻、头部接触和全身置于染毒柜内接触两种方式。
2、染毒柜内应保持恒定的空气流量、农药浓度、温度及湿度,并要求柜内保持微负以免农药外漏。
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物质对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通常以半数致死量(LD50)来衡量药物的急性毒性。对于生物材料,则通过观察实验动物体重、运动、呼吸状态以及死亡情况来评价其急性毒性作用。
一般试验程序如下:
选择试验动物:通常选择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如小鼠或大鼠。选择时应考虑动物的种属、品系、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并进行随机分组和预检。
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确保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适宜,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染毒途径:染毒可以通过经口、吸入、经皮或注射等方式进行。
染毒剂量与分组:通过查阅文献、预试验确定正式试验的染毒剂量,并进行分组处理。
试验周期与毒效应观察:观察中毒症状、体重变化、病理检查等指标,记录死亡时间和死亡动物的数量。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毒理检测机构